2006年创,2013年关,2016年重启为内部资料库,谢绝不明身份者访问。

从被独派和统派都不待见的工人派想起,老话题了

洗红薯的时候想起老话,当官不为民做主,不如回家卖红薯。

早些年曾与顾玉玲女士有过一次交流。她说到一个现象,在台湾,她们的组织被“独派”认为是“统派”,被“统派”认为是“独派”,所以她们成了不统不独的工人派。顾女士当年是台湾TIWA的领导人,因为专注为职工服务,所以后来我想起她说到的现象,不禁联想起大陆的“左派”和“右派”。

后来想通了一个道理。无论是“独派”还是“统派”,代表的都是资本的利益。所以跟专注职工利益的顾女士她们,自然格格不入。所以就出现了无论“独派”还是“统派”都会将她们列入敌人的阵营。事实上,她们是“独派”和“统派”的共同敌人。

大陆的“左派”和“右派”也都是代表着资本的利益。那么把工人派视为敌人或者对手,也就不奇怪了。但是我其实不认同这种肤浅的立场表现。在一定程度上,资本和资本的竞争是始终且不可调和的,这是由于资本逐利的本质所决定。而资本和劳动者(职工)之间的关系,在一定条件下,具有共赢属性。在没有达到矛盾不可调和的阶段,资本和劳动者之间存在共赢共生的关系。因此,专注职工利益的组织,不到矛盾不可调和阶段,仍然会主动的寻求与部分资本的共赢共生状态,而不是你死我活的状态。所以,总的来说,劳资冲突的解决方向,在现阶段通常是向着共赢共生的稳定状态发展的。只有在共赢共生状态无法实现的时候,为实现这一状态,劳资双方会采取各自所能采取的最激烈的方式,迫使对方妥协,直至这一状态实现,或者双赢无法实现,则只有实现双输的局面。

但资本之间竞争关系则不然。资本和资本的竞争通常容易出现一赢一输的结果。或许有些资本代表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。所以国有经济体制的出现和发展,成为一种越来越强有力的资本选择。

比如说深圳,近些年原私营的公交线路收归国有,线路重新规划,减少竞争,增强统筹经营力量。所以换个角度看,爱国人士其实也是维护资本利益的人士。

好了,可能读到我上面的观点,有人已经胸中千万匹草泥马在奔腾了。其实呢,但凡有点信息获取能力的人就知道,在台湾TIWA是真正战斗在外来工权益一线,并且为争取实效性改善外来工生存权利而努力的工人派,而我所代表的组织无论是在个案上,还是集体案上,曾经做到的一切,无不证明了我们的派别。哪怕我们可以寻求与资本的妥协和共赢,也抹杀不了我们的派别属性。

这又让我想起一个现象,一位朋友所在的组织因为自我定位原因,拒绝了某大人物的捐款。听到这个事情的时候我有惊讶,但后来想想也释然了。真相的逻辑,是不能用譬如清高如孔乙己的例子来理解的。

我能淡定在不同立场中寻求共赢,那是接受过战火洗礼的人们才能够具备的素质。就如同毛泽东到重庆与蒋介石喝酒一样,况且我还不是毛泽东呢。呵呵。(作者:工人论坛 石秋)

 
评论
热度(3)
© 工人论坛 | Powered by LOFTER